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北航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,我们甄选出了一批处于科技前沿的创新型项目。这其中,就有获得大赛初创组一等奖的吸力奇迹项目。纵观其发展历程,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:优秀的人从不止步于过往的辉煌经历,永不止歇的创新使优秀的人更加卓越。
筚路蓝缕,追上斯坦福大学SRI静电吸附水平
从第一次见到气球摩擦后可以轻松粘在墙上后,汪海涛便与静电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大学期间,一次偶然的项目交流会上,他遇到了现任公司CTO徐绍宸和COO李富海,志同道合的三人当天就可控静电吸附技术讨论到了凌晨。三人为把这项技术做下去起早贪黑,睡实验室,坚持了一年时间,终于做出了国内第一个基于静电吸附技术的爬墙机器人。同时获得了冯如杯科技竞赛一等奖和北航SRTP立项支持,学校给予了10万元的项目研发资金。
然而,由于国内没有人研究这项技术,薄膜介电材料的体电阻率无法确认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他们。
5月份,汪海涛带着这款静电吸附薄膜代表北航去美国华盛顿参加了“全球重大挑战论坛(GGCS)”,项目的演示很成功,获得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波音等公司研发人员的关注,波音公司甚至提出帮汪海涛办理工作签证,让他留在美国继续研究这项技术,但都被汪海涛婉言拒绝了。
海涛回国后,根据各方听来的建议对材料和电控系统做了种种尝试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他们最终研发出了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吸附起700kg重的物品的静电吸附薄膜,达到甚至超越了斯坦福大学实验室。
产品开发,工科生打造心中的艺术品
这张具有魔力的薄膜最简单的应用就是藏在办公白板的内部。传统的白板,必须要靠磁力吸附,想在上面放一张A4纸不得不寻找一个磁粒把它压住,或者用胶带粘上。吸力奇迹团队通过静电技术,对办公白板进行了产品升级,在传统书写白板内覆盖静电吸附薄膜,不改变传统白板形态,仅在白板边缘设置很小的电控模块,在保证书写功能的同时,增加了吸附功能,写字与粘贴互补干扰,可适用于纸张、照片等,在同一位置最多可堆叠11张A4纸张。目前吸力奇迹团队已经与办公用品厂商取得了联系,正在商讨共同开发这款产品。

办公用品行业的小试牛刀还不能让静电吸附薄膜发挥它真正的魅力, 吸力奇迹团队要做的是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能生产的静电吸盘。吸盘表面是柔性材料,有一定的弹性,不会对玻璃造成任何损伤。所以可以应用在手机行业、晶圆厂、液晶屏幕组装厂、高端皮革加工厂等。将来,吸力奇迹计划进入物流行业。由于静电吸力的可控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,静电吸附薄膜可以加入到传送带上,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率快递分拣或者缩短倾斜传送带的水平距离。
知行合一 让中国造惠及万家企业
静电吸力具有功耗低、静音、控制简单的优势,通过增大和控制静电吸力的方法,可控静电技术可应用于工业领域中多种场景。而国内静电吸附技术处于空白期,尚无国内公司研发和生产静电吸盘产品,企业生产所需的静电吸盘,完全依赖于进口,购买一个日本进口的静电吸盘需要约10万元,其实成本只需要6000元。
“自从实验室研发出了这个技术,我们不想仅仅发表一篇SCI论文,我们更希望中国工厂能用上性能优良、价格实惠的国产静电设备。”「吸力奇迹」创始人兼CEO汪海涛告诉北航投。